發新話題
打印

智慧處理“貴人”之友情

智慧處理“貴人”之友情

人的學識、修養、經歷、地位不同,因而有平常與尊貴之分。這是人際關系的層次差別,也是一種自然秩序。那麽怎樣與尊貴者發展友情呢?

    一、態度自然,不必拘謹。

    尊貴者無論地位,還是閱歷、學識,都高我們一籌。與他們交往,常令我們肅然起敬,有時我們還有一種威壓感而噤若寒蟬。我們作為平常人,尤其是未見過世面的青年人,在這種情勢下往往顯得動作走形,言語囁嚅,特別別扭、生硬。其實尊貴者也是我們平等的交際對象,也是一種自然的交往關系,我們一方面要尊重于彼,另一方面也立足于自己,守住方寸,保持本色,自然而正常的交往,不必拘謹。這反倒能顯示自己的交際魅力,會贏得對方的認可和尊重,尊貴者會樂意與我們發展友情。小斌是有才華求上進的青年人,他很想與一些德高望重的前輩交往,可最終結果都是以失敗告終。究其原因,主要是小斌太拘謹了,一副窩窩囊囊、委委瑣瑣的樣子,當然讓前輩大失所望,怎會與他發展友情呢?

    二、尊重對方,嚴謹有致。

    與尊貴者發展友情,首先要準確把握雙方關系,給其以相應位置,充分表現出對他的尊重恭謹。這是對雙方關系的確認和定位,也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願望的滿足,必須嚴謹有致,不可茍且。小許很得一位行署教委領導的賞識。這位領導是教師出身,人也平易近人。他與小許並未謀面,但他贊賞小許的才華,便約請小許與他聊聊。小許在領導面前並沒有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言談舉止,都嚴謹得宜,很有分寸,注重距離。領導雖性情開朗,多次表示要小許隨意些,但還是對小許的舉動發自內心的高興,他覺得沒有看錯人。就這樣,小許與那位領導逐步建立了友情。

    三、切忌奉承,不卑不亢。

    尊重是有原則、見真情的。如果不顧原則,另有目的,人格淪喪,不知廉恥,對尊貴者就會表現出阿諛奉承來。這表面上似是尊重對方,其實它與尊重是本質不同的。阿諛奉承,虛情假意,誇大其辭,別有用心,只能讓尊貴者反感、嫌惡、痛恨。本來可以建立友情,但因雙方失去真情而無法發展下去。我們也不能排除個別尊貴者好大喜功,樂于聽奉承話、看媚態的。但這樣的尊貴者有必要與他發展友情嗎?

    四、巧托會配,不可狂妄。

    從交往的過程來說,尊貴者是交際的主角,而我們則是配角,處于次要地位。這是交際現狀,也是交際規律,是由彼此交往身份和交際能量決定的。我們要積極支持尊貴者,熱情配合尊貴者,鞍前馬后,服從需要,聽候調遣。這是合乎交際現實的,不僅不會損害自己的“身價”,而且會取得尊貴者的信任。而如不能擺正這層關系,不恰當地顯示自己的能耐,抖弄自己的才華,以至背棄、排擠尊貴者,這往往適得其反。小燦總希望展露才華,讓一位他最敬重的老人認可他。一次,老人在晚會上唱京劇,雖然唱得不算好,但還是贏得了掌聲,小燦又想,自己亮亮嗓子必會讓老人有知音之感。于是一曲京劇唱得嘹亮高亢,老人卻在臺上感到很不自然。小燦雖是善意,但如此“抵”老人,老人還會同他發展友情嗎?

    五、主動真誠,做出姿態。

    尊貴者的行為是要與自己身份、地位保持一致的。他們一般不會主動與我們交往,而作為平常人,身份在下,地位比他低,自要主動積極,充滿真誠,先邁出一步,做出友好的姿態,這是尊長敬上的美德,也是交際的慣例。小文在一次會議上結識了一位有成就的作家,他十分珍惜這層關系,可他是個平常的人,又是小字輩,當然並沒有引起作家的注意。但小文視之為自然,更沒有賭氣,他每逢節日必寄賀卡給這位作家。終于作家記住了小文,並與他有了不尋常的友情。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