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江宜樺打迷糊仗拒道歉 何不大聲力挺馬英九

江宜樺打迷糊仗拒道歉 何不大聲力挺馬英九

民進黨杯葛行政院長江宜樺上台施政報告,要江宜樺先為紊亂憲政秩序向立法院道歉。江揆則堅稱自己沒說過:「行政院已做好沒有(立法院長)王金平的準備」;所以要他為了不是事實的事情道歉「相當牽強」。馬英九總統則認為,江的堅持是其來有自,還原事實後,可看出他不道歉是有正當性。
朝野為了「一句話」讓立院空轉,江揆的堅持,看在馬總統眼中,當然是有正當性的。但是還原江宜樺當初講那句話時的「受訪譯文」,語意也相去不遠。
當天江宜樺回應記者提問時,先是力挺馬英九,並談及行政團隊如何處理關說、面對關說文化,緊咬關說的不當,如今身陷立院,卻絕口不提,倒是玩起文字遊戲來了。
江宜樺為何要堅持在被追打的那句話上,卻對他受訪時的第一部分不再談了?反正施政報告就是一場秀,立院空轉挨罵的不會只有他,在電視鏡頭前大吼大叫的是立委。對江而言,沒必要、也沒法帶著聖旨到立院去打王,或去幫立委上「拒絕關說課」,就先耗著吧!
以下是江宜樺在王金平涉關說案爆發後,關鍵受訪談話。
記者詢問:總統日前親自召開記者會,王金平可能面臨下台,會不會擔心因此影響預算案、重大法案未來在立院的推動?
江宜樺分兩個部分回應說:
★ 第一部分 維護民主法治 全力支持馬英九
總統記者會,我和吳敦義副總統都有一起出席,總統做的決定,跟所宣示的立場,整個行政團隊都支持。之所以會全力支持總統,是因為總統站在維護台灣民主法治的立場,同時為了捍衛司法審判跟檢調的公正獨立性,為了捍衛司法獨立跟公正性,所以總統在面臨這麼為難的情況下,還是勇敢面對。
行政團隊對於具體的關說文化,本來就非常重視。大家都還記得,總統在第一任期剛上任不久,通過廉政倫理規範,對於公務員如何拒絕包括關說在內的不法情事,本來就有宣示性規定;去年發生前行政院祕書長林益世弊案後,進一步訂定「請託關說登錄查察作業要點」,規定來自民意代表,或是行政體系長官的關說,一律都要登錄,登錄的目的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
如果有登錄,且沒有從事對方請託的事情,一旦有人揭發,可以登錄來證明沒有去做;反之,沒有登錄而被揭發,就會百口莫辯,即使沒有做,也會被人懷疑。
請託關說風氣在國內十分盛行,行政機關平常就會接到來自各方的請託關說,包括人事的任命和升遷案、採購案、補助款、地方資源分配等。
這些請託關說,某些還在法律合法考量範圍,如果推薦的優秀人選,不會說是非法的,這是各方舉才的範圍之一;但如果對方非常強勢要求,威脅如果不用人就要刪預算或不利於你,就屬惡質關說或威脅。
類似的情形時有所聞,台灣社會也都司空見慣,以為請託關說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但這種事情是不對的,請託關說一旦成為常態化,政府效率會大打折扣,浪費國家資源,甚至文官體系會充滿不適任、被關說進來的人士。無論是「廉政倫理規範」或「請託關說登錄查察作業要點」,都是行政體系必須嚴格遵守。
總統站出來是因為這個關說案涉及司法案件,這個就很嚴重,司法審判是各種事情爭議最後定奪裁量所在,前面可以關說,最後一道防線若是公正的話,有辦法還當事人清白、確保公平正義;如果連檢察官或法官等最後一道防線都被關說的話,可說是從頭到尾腐敗,沒有辦法成為民主法治的國家。
總統會下這麼大的決心,我想是因為當關說涉入司法時,可說已經跨越很重要的紅線,依法論法沒有灰色地帶,無法輕易妥協,行政部門為了國家整個行政效率,立場上要堅決地去抗拒關說文化,尤其是法務部門的檢察官,更不應該被政治力入侵,這是基本立場。
★ 第二部分 王金平繼續主持議事會有爭議
江宜樺表示,國民黨考紀會開會前,不管結果如何,立法院動盪在所難免,「萬一王院長因為這件事離開院長職務,或雖然仍擔任院長,但是在公正性、政治信任飽受質疑下主持議事和預算審查,各界一定會有很多爭議」。
行政部門作為立法部門監督的對象,要將預算、法律案送交立法院審議,卻也要同時捲入審議是否帶著關說影響在裡面,這對國家發展非常不利。
我有信心,在這事件後會有新的局面,在這短期動盪後,從這關說司法案學到寶貴的經驗,將來用更公平、透明的議事程序,對預算的審議、解凍案要有該有的做法,不讓行政部為預算解凍或法案的通過,必須付出額外代價;「這種新議事文化的形成,是我們可以期待的」。
★ 短期陣痛難免 江宜樺:已做好心理準備 
記者追問:對於核四等重大法案得通過時程,會不會有影響?
江宜樺答:一般認為會有影響,立院朝野黨團和立委對院長的去留也會有很多討論,會花掉一些時間,這段時間的風波,朝野黨團對於這些法案的態度和表决策略、未來議事文化或許會不同,無從預測,會變得困難,還是更容易,但會做好心理準備,繼續推動國家政務。
短期陣痛在所難免,但為了維護司法獨立、公正性而言,後者更是「大是大非」的問題,短期的代價必須要去承受。
★ 馬英九沉痛聲明 吳敦義參與修改嚴厲措辭
記者問:總統昨天記者會前,與您和副總統等人開會協商,是如何討論達成共識的?對王院長的做法是否太嚴厲?
江宜樺答:總統舉行記者會前,已跟關鍵幕僚、資深的公眾人物請教過,總統經過幾天思考,找我們之前已經胸有成竹,他的立場雖是很為難,是很棘手的挑戰,但為了捍衛他所堅信的司法正義和公正性,仍然要去面對。
總統採取立場是無法接受這樣的情況不算關說,「一旦是關說的話,一定要加以譴責,甚至讓當事人要接受應有的懲處」。
這樣的立場,他與總統見面時,文稿已經有所準備,記者會前的討論,主要是針對聲明稿內容的措詞修飾,而不是立場對不對的問題。
在這部分,吳副總統有比較周詳地提出建議,對於某些措詞嚴厲的地方加以刪減、修改,盡量讓整件事情對事不對人,畢竟總統捍衛的是一種價值,而不是跟王金平有恩怨。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