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睡個美容覺 右側臥 睡出健美好活力

睡個美容覺 右側臥 睡出健美好活力

佛教僧侶主張,睡覺時採用向右側臥的「獅子王臥」,最有益於身心健康。
中國古書中也記載:「側臥,屈肱而枕,一足彎曲,一足伸直者,長壽。」
可見中國古人已認為對人體有所助益的睡姿,以側臥最佳。
近年來睡眠醫學研究證實:側睡,尤其是右側睡的姿勢,可提高副交感神經活性,使肌肉更加鬆弛,幫助身體放輕鬆。
而且側睡也能增加睡眠時熟睡期與深睡期的時間,提升睡眠品質,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自律神經是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組成,兩種神經相互運作。
心情緊張時,會有冒汗、血壓上升、瞳孔縮小、說話結巴、發抖等現象,此時腦部呈現大量的β波,這是由於交感神經的作用。
相反地,副交感神經作用時,就會出現血壓與體溫微降、呼吸平順及肌肉放鬆等身心鬆懈的情形,此時如果是在睡眠狀態,腦部會呈現低振幅的α波、徐波與慢波,使睡眠逐漸進入熟睡期與深睡期。

睡眠姿勢最好為右側睡姿勢,如此則心臟的位置較高,由於重力效應,心臟把血液輸送至全身的負擔較輕;且右側睡時,右心房和下腔靜脈處於低位置,靜脈回流也較順暢,都會使心臟交感神經活性下降,副交感神經活性上升,此時腦部呈現低振幅的α波、徐波與慢波,亦即能使睡眠品質提升。

睡覺時若有打鼾的情況,採用右側睡,也會有所改善。
此外,對於心臟疾病的冠狀動脈患者和心肌梗塞患者也可改善病情。
睡眠時是組織生長與修修補補的最佳時機,腦內的多巴胺與血清素也正進行著調配,免疫作用的巨噬細胞、T細胞、B細胞、間白素、干擾素等交互作用,均參與免疫反應。
   
身體的免疫系統本身存在著一些天然的調解因子,如內淋巴素因子及腫瘤壞死因子等,還有其他內在的因子,在熟睡期與深睡期時分泌量都會增加。而側睡,能增長熟睡期與深睡期的時間,使身體更能夠休養生息,免疫力更得以增加。
   
最後,要附帶說明的,在整晚睡眠時,我們的身體會很自然地有十至三十次的轉動翻身,所以並不必太在意自己隨時要「右側睡」,而造成壓力,反而無法好好睡覺。

蔡政楒 (台北市立療養院醫檢師、美國睡眠技師學會會員)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