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綠島好好玩/不裝水龍頭 逼你從馬桶舀水洗澡

綠島好好玩/不裝水龍頭 逼你從馬桶舀水洗澡

水深只有一個鋼杯高度,你要怎麼洗澡?更何況,這個水還不是從水龍頭流出來,而是從馬桶來的。為什麼人與人之間要相互折磨殘害,戰場的殘酷虐行是一個例子,對思想不同的政治犯是另一個例子;即使關在這監獄中的人是大奸大惡,但他們也必須享有基本人道待遇吧?至少不能要他們從馬桶舀水洗澡吧!

這監獄牢房裡沒有水龍頭;其實應該要先說明一下這牢房的空間配置:整個空間空盪盪的,只有一個蹲式馬桶,這個廁所區域沒有另外隔間,一大群人一起擠在同一個空間,無論做什麼都不給你任何一點隱私,馬桶只有一堵很矮稍微遮屁股的矮牆包圍著它,矮牆有一個凹處方便進出,而這個凹處的高處,大約就是一個鋼杯那麼高。

綠洲山莊早年的牢房沒有設水龍頭,要洗澡必須將馬桶堵住再舀水洗澡,這就是當年兼浴缸作用的馬桶。(圖/王以瑾攝影)

牢房裡唯一的水源就是沖馬桶的水,要洗澡怎麼辦?只能把身上的衣服脫下來堵住馬桶,讓水溢出馬桶,就這樣舀水洗身體,超過了矮牆凹處水就會流出去。

(圖/綠洲山莊監管的犯人,幾乎24小時都待在牢房裡,門下是送飯口,吃飯也是在牢房裡吃,每天只有上下午20~30分鐘的放封時間可以離開牢房。王以瑾攝影)

(圖/牢房裡空盪盪的,什麼都沒有,廁所的區域也沒有隔間;每間都一樣,連「施明德房」也是這個樣子。王以瑾攝影)

這裡描述的環境是「綠洲山莊」,明明是監獄卻要以「山莊」美化,當時執政者不知是什麼心態,全名為「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1972年泰源監獄及各地軍事監獄的政治犯集中到此受刑,直到1987年解除戒嚴,平民不再受軍法管轄,才結束政治犯的監管任務,當時還在服刑的政治犯還有大約20人,都轉往中寮的台灣綠島監獄,根據王幸男的自述,他是移往綠島監獄的20人之一,而且,他也是最後一個被釋放的政治犯。

當地居民將綠洲山莊監控管理中心稱為「八卦樓」,這個稱號是從山上往下看的建築形狀,但其實牢房建築是以十字放射狀排列,中心位置呈現的是六邊形而不是八邊形;呈十字形的牢房區共分為兩層樓8個區塊,一區的牢房有52間。

(圖/綠洲山莊自2002年開放,早已是綠島必訪景點。王以瑾攝影)

(圖/只有「六卦」的八卦樓,是綠洲山莊管理犯人的中樞。王以瑾攝影)

待過綠洲山莊,且名氣大,又曾經回來看過,明確指出自己關過的牢房的,就是施明德,因此來參觀綠洲山莊的觀光客,都會要求參觀「施明德房」。施明德換了好幾間牢房,最後被關的牢房為3、4區右邊最後一間的15號牢房。

綠洲山莊1、2區一間牢房關10~12人,3、4區牢房較小,關3~5人,每個人的活動空間都很小,又沒有隱私,上個廁所都被人看光光,而且其他人還要「同享」大小便的氣味,看來看去,一樣是被關,獨居房就舒適多了,不過,被關的人並不是這種想法,犯人其實都不願意關在獨居房,因為沒有人可以說話,幾個月甚至幾年沒有人可以說話的日子,是很難想像的難熬。

(圖/獨居房空間是一個人獨享,不必人擠人,也不必聞別人大小便的味道,但是沒有人說話會發瘋。王以瑾攝影)

(圖/禁閉室更可怕,連對外窗都沒有,無事可做的黑暗,難以想像的恐懼。王以瑾攝影)

所有牢房之中最可怕的就是禁閉室,沒有窗沒有燈光,在裡面完全不知要做什麼,度日如年,活著比死還難過,預防人犯撞牆尋死,整間牢房四週都舖上了厚厚的海棉墊,想求死都找不到方法,據說有人因此關到精神異常,若真有此事,也不令人驚訝。

自2002年開放綠洲山莊,到綠島看監獄早不是什麼稀奇的行程,不過,這幾年這個區域在老建築還原或整修之後,愈來愈有看頭,而且透過新增加的展覽,對於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待遇也有更清楚的認識。綠洲山莊只是這整個「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的一部份,呈現的是1972~1987年政治犯與其他刑事案件受刑人的服刑環境,而旁邊新近開放的「新生訓導處」,呈現的則是1951~1965年政治受難者的生活情況,兩者的受刑環境完全不同,管理的方式也完全不同。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