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電漿顯示器的原理

電漿顯示器的原理

電漿(PDP)

電漿顯示器的發光原理與日光燈相同,就是在兩片玻璃形成的真空細縫中注入氖與氙的綜合惰性氣體,施以電壓後可使氣體游離產生電漿效應並產生真空紫外光,利用紫外光去激發塗佈於阻隔壁上的紅、綠、藍螢光粉,再轉換成紅、綠、藍的可見光。經由適當設計的電路驅動,即可產生明暗不同的色階,達到表現出全彩影像的效果。


電漿顯示器的結構:
1.玻璃基板(Front Glass):具備保護組件的功用。
2.透明電極(Transparent Electrode):專為AC型PDP設計,讓特定的CELL發光。
3.BUS輔助電極(Auxiliary Electrode):位於透明電極的下方,因為放電產生的離子衝擊會破壞主體,為了不阻礙光線,PDP用透明電極,但透明電極的電阻大,所以在其下埋有輔助電極(Auxiliary electrode),以金屬製成,可以降低電阻,其為了避免造成發光的阻礙,必須作得相當纖細,寬度在200μm以下。
4.誘電層(Dialetric Layer)
5.保護層(Protective Layer):防止電極的耗損、限制多餘的放電電流、維持放電狀態。
6.阻隔壁(Barrier Rib):確保放電空間、防止三色螢光體的意外混合。
7.螢光發色層(Colour Phosphor):塗佈不同的螢光發色成分,吸收紫外線發出不同波長的色光。


電漿顯示器之優點:
1. 對角尺寸可達32吋~63吋之大尺寸
2. 廣視角:垂直與水平的視角大於160度
3. 全平面:畫面邊緣無扭曲失真
4. 影像與色彩不受磁場干擾
5. 低輻射
6. 畫質表現較佳


電漿顯示器之缺點:
1. 價格相對較貴
2. 較液晶顯示器耗電
3. 長久使用下,自體發光之螢光材料可能產生衰減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