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韓國海星反艦導彈

韓國海星反艦導彈

國防自主是身為一個國家軍事要務的首要目標及理想。
今日副版大祝小弟聖誕快樂,小弟於此除同祝副版大聖誕快樂,亦祝本版版大及所有同好們聖誕心想即成!
並藉本帖讓諸位大大一同來看看,我國的鄰居南韓就國防自主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期待我國軍能在軍武自主上更加精進不懈。

文資於網上收集,圖片來源:takungpao、aviationnow.cn、sinaimg.cn、jndaily、wiki



                                           “魚叉”反艦導彈

                                                                                      飛魚”反艦導彈

                                                                                “戰斧”巡航導彈

                          韓國海軍SSM-700K反艦導彈發射瞬間

                               韓國自製SSM-700K反艦導彈陸基發射瞬間

韓國海軍在過去導彈驅逐艦、護衛艦上使用的反艦導彈清一色是美國提供的BGM-84“魚叉”或法國生產的MM-38“飛魚”艦對艦導彈。韓國國防科學研究所(ADD)和LG公司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就開始在美製“魚叉”導彈的基礎上自行研製反艦導彈,取名SSM-700K“海星”。 2001年11月22日,韓國在黃海海域進行了“海星”反艦導彈的首次發射試驗,導彈在飛行數分鐘和100千米距離後,準確擊中韓國西海岸城鎮邊山以外50千米處的黃海海面上的目標。隨後該型導彈被裝上艦艇進行海上發射試驗。 2003年8月21日,韓國海軍“蔚山”級護衛艦“釜山”號(FF-959)在朝鮮半島東部海域再次試射了這種新型反艦導彈,並準確地命中了70多千米外的靶艦,2004年投入初期少量生產,2005年正式量產部署,成為南韓海軍新一代的反艦飛彈,並首先裝備於KDX-2忠武公.李舜臣級飛彈驅逐艦上。在KDX-3還將配備兩組八聯裝SSM-700K海星型反艦飛彈發射器。
  “海星”反艦導彈為高亞音速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具有“發射後不管”的能力,由於它是基於“魚叉”導彈而開發的,因此其外形結構佈置與“魚叉”導彈相似,被人們戲稱為“高麗魚叉”,但就作戰性能而言,“海星”要優於“魚叉”。該型導彈長約5.7米,彈徑0.54米,全重660千克(導彈重500千克,助推器重160千克),戰鬥部為高爆彈藥。為了做到攻擊時更加隱蔽,韓國“海星”反艦導彈的設計思路與美國海軍的“戰斧”巡航導彈相似。導彈從陸地上發射後貼著曲折的海岸線飛行,從艦艇上發射後則可採取多種飛行方式以接近目標,這樣導彈就必須具有比“魚叉”大得多的信息收集能力,同時必須具有良好的製導性能。由於該型導彈可採用迂迴的攻擊航路和“波浪”狀上下起伏的飛行線路,為確保其有足夠的飛行距離,採用了一臺韓國三星航宇公司(SSR)獨立研製的SS-760K型渦噴發動機,最大飛行高度10700米,最大飛行速度0.9馬赫,最大射程比“魚叉”導彈更遠,韓國國防部對外公佈的數據為150千米,但LG公司的官員稱其實際射程可以達到280千米。且“海星”導彈使用慣性導航系統加GPS輔助制導,末段製導由主動毫米波雷達尋的器提供,具有二次攻擊能力。

  在研製期間韓國就考慮到了“海星”反艦導彈的多用途問題,導彈的戰鬥部、制導系統、推進裝置和控制等系統都採用了標準化部件,因此只須更換制導部分,就可以變成製導方式迥然相異的另一種導彈。該型導彈不僅可供海軍水面艦艇使用,還開發有供潛艇、飛機和地面車輛發射的型號,最終將構成一個包括艦對艦、潛對艦、空對艦和地對艦導彈在內的反艦導彈家族。


                                                    “海星”反艦導彈展示圖

                                                    “ 海星”反艦導彈展示圖

                                    韓國閱兵展示其自製“海星”反艦導彈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