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陋室銘與永貞革新

陋室銘與永貞革新

  安史之亂後,唐朝形成了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朋黨之爭的社會局面。
  永貞元年(805)正月,唐德宗死,太子李誦即位,這就是唐順宗。他在東宮20年,比較關心朝政,從旁觀者的角度對唐朝政治的黑暗有深切的認識。唐順宗即位時已得了中風不語癥,但還是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進行改革。順宗任命王叔文為翰林學士,參與朝廷大政的決策。為了打擊宦官勢力,革除政治積弊,王叔文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稱“永貞革新”。
  劉禹錫是協助王叔文進行改革的“革新集團”(主要有王伾和韓泰、韓曄、柳宗元、劉禹錫、陳諫、淩準、程異、韋執誼等人)成員之一。
  “永貞革新”歷時100多天,終因俱文珍等人發動政變,幽禁順宗,擁立太子李純而以失敗告終。
  “永貞革新”遭遇失敗,劉禹錫得罪了當朝權貴寵臣,被貶為安徽省和州刺史。按當時的規定,他應住衙門裏三間三廈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縣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他見劉禹錫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策知縣先叫劉禹錫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不埋怨,反而高興的撰寫了一聯貼於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爭思辯”。他的這一舉動氣壞了策知縣,他又令衙門的書丞將劉禹錫的房子由城南門調至城北門,住房由三間縮小到一間半,而這一間半位於得勝河邊,附近有一排排的楊柳。劉禹錫見了此景,又作了一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他仍在此處讀書作文。策知縣氣得肺都要炸了,又和書丞商量,為劉禹錫在城中尋了一間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僅半年,連搬三次家。劉禹錫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憤然提筆寫下《陋室銘》並請人刻於石上,立在門前...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