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莫臥兒王朝300年興衰史

莫臥兒王朝300年興衰史

  1525年帖木兒帝國建立155年之後,中亞蒙古貴族帖木兒六世孫巴布爾乘印度分裂、德里蘇丹國日趨衰亡之際,南下攻入印度,幾經征戰,建立了印度史上著名的莫臥兒帝國。莫臥兒是蒙古的轉音,莫臥兒帝國就是蒙古帝國,是帖木兒蒙古帝國的續集,是突厥化的伊斯蘭教蒙古人在南亞次大陸上新建的國家,同時它又是伊斯蘭教文化與印度教文化的交匯點。莫臥兒帝國統治長達331年,到1857年才被英國殖民者佔領。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大莫臥兒的無限權力」還在延續著... ...
  莫臥兒帝國創始人巴布爾1482年出生於中亞帖木兒帝國一個蒙古貴族家庭。巴布爾是世界上兩個最著名的征服者的後代:他父親是突厥化的乞顏·巴爾拉斯部蒙古人帖木兒的後代,母親則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後裔。巴布爾本人是位具有非凡的精力且極具敏感的人。他因其光彩奪目的武功而獲得了「老虎」的綽號。
  巴布爾起初只是中亞一個小邦塔什幹(今烏茲別克首都)的統治者。他的父親就是費爾幹納的帖木兒王烏馬爾·沙黑(1469~1494年在位)。當時,烏馬爾只是在蒙兀兒斯坦的察哈臺汗的保護下才能維持統治。烏馬爾·沙黑於1494年6月8日去世,其兄、河中王阿黑麻立即企圖奪取費爾幹納,但是在戰爭中,他在烏拉·秋別附近去世(1494.7)。費爾幹納仍是烏馬爾·沙黑之子、未來的「莫臥兒大帝」、年輕的巴布爾的財產。巴布爾的伯父阿黑麻留下了一個兄弟馬合謀和三個兒子:麻素提、拜孫哈爾和阿里。他們為爭奪河中的所有權而爭吵。他們對撒麻耳幹王位的佔有時期都是短暫的。巴布爾的叔父麻合謀(1494~1495年在位)是一個揮霍無度的暴君,於1495年7月去世。麻素提在撒麻耳幹進行統治。他在與他的兄弟們作戰中度過了他短暫的統治時期,直到被一個背叛他的大臣把他弄瞎。在大混亂中,拜孫哈爾曾在撒麻耳幹進行過短暫的統治,但不久就死在殺害他哥哥的那位叛徒手中。他們的堂兄弟、費爾幹納王巴布爾當時年僅14歲,在這些騷亂中獲利,使他成了撒麻耳幹的君主(1497年底),但是,他未能留在該城。撒麻耳幹於1498年轉到巴布爾的堂兄弟、阿黑麻最後一位倖存的兒子阿里手中。
  帖木兒帝國滅亡後,他的繼承人、印度未來的皇帝巴布爾自從被驅逐河中之後,翻山越嶺進入阿富汗,奪取喀布爾,在喀布爾建立了一個小王朝,現在他率領伊斯邁爾借給他的軍隊匆忙趕回河中,勝利地進入了撒麻耳干城(1511.10)。繼撒麻耳幹之後,布哈拉又向他敞開了大門,而蒙古烏茲別克人退到塔什幹。巴布爾又去佔領塔什幹,成為塔什幹和中亞的統治者。以伊朗人在呼羅珊的勝利為支柱,帖木兒王朝在河中的復辟似乎是完成了。但是,現在巴布爾開始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他曾求助過的、並接受其宗主權的波斯人是十葉派穆斯林。布哈拉和撒麻耳幹居民信奉的是遜尼派,他們斥責他與異端邪說者談判,並與他斷絕關係,他們的宗教熱情比他們對帖木兒朝諸王的忠誠更加強烈。由於受到這些宗教騷亂的鼓動,烏茲別克人又捲土重來。波斯將軍納吉姆·沙尼和巴布爾在布哈拉以北的加賈灣發生的一場大戰中與他們交鋒,這次被他們打敗了(1512.12.12),納吉姆被殺。巴布爾放棄了對河中的所有企圖,退回到他的喀布爾王國,七年以後,他從喀布爾出發,前往征服印度。於是,布哈拉、撒麻耳幹和整個河中地區又轉到蒙古烏茲別克人手中。巴布爾曾嘗試在中亞擴展自己的疆土,受挫後就把目光投向南方人心渙散、四分五裂的德里蘇丹國。恰在這時巴布爾有了一個方便的藉口:旁遮普省總督邀請他出兵把他從其領主蘇丹的手中「解救」出來。於是,他向南方進行了「聖戰」。
  帖木兒帝國的締造者帖木兒大帝曾在14世紀末率領大軍,由中亞進攻印度,攻陷過德里,使當時統治印度的德里蘇丹國遭受嚴重的打擊,名存實亡,北部印度陷於分裂狀態。1510年時,巴布爾就已經統治著印度北部。1525年,巴布爾南下進攻印度,次年攻佔德里,屢敗印度諸侯聯軍,征服北印度大部分地區,建立莫臥兒帝國(1526~1857)。巴布爾與祖皇帖木兒一樣,開始轉戰於整個印度次大陸,在很短的時間裏,就佔領了大半個印度半島。這之後,經過艱難的選擇,吸收他的祖先帖木兒的教訓,不是像帖木兒那樣搶一把即走,而是留下來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另外,他採用「以印治印」的手法,把印度半島北部尚未征服的地盤劃分給每一個印度的封建主,不管他們採用什麼方法,只要管理那就是他們的領地。不久,印度北部就基本統一了。最後剩下兩塊最硬骨頭:一塊是拉其普特人,一塊是前羅第王朝在阿富汗各地的軍事首領。拉其普特人驍勇善戰,不怕犧牲,以馬革裹屍作為男人無上的光榮。拉其普特人的首領拉那·桑伽身經百戰,身上的傷痕80多處,曾被打瞎了一隻眼睛,打斷了一條胳膊,打跛了一條腿,是一位經驗十分豐富的軍事家。他身殘志堅,總是衝鋒在前。1527年春天,巴布爾與拉那·桑伽兩軍交火。經過十分激烈的拚殺,拉那·桑伽身受重傷,身上又添13處傷,全身受傷總數突破百塊大關。儘管如此,拉其普特人最終還是被巴布爾打敗了。第二年,馬茂德召集10萬阿富汗聯軍於比哈爾,準備與巴布爾爭一雌雄。在恆河與哥橋拉河交匯處,兩軍擺開戰場。巴布爾親自指揮蒙古人在強大炮火掩護下強渡哥橋拉河,分兵夾擊敵軍。兩軍相遇勇者勝,阿富汗人全線崩潰,馬茂德逃亡孟加拉。這一仗成了巴布爾一生中征戰之絕筆。1530年12月26日,巴布爾英年早逝,年僅48歲。巴布爾在一生的征戰中,佔領了東起哥橋拉河,西至阿姆河,南起瓜廖爾,北至喜馬拉雅山脈的大片領土。他的一生異常艱辛,從童年時代就天天與天鬥,與地鬥,更要與人鬥,鬥了40年。他每天都在謀算著怎樣進行有效的進攻、防禦、轉移和退卻。一輩子苦苦地思索著征服他人保全自己。他利用自己過人的精力和絕頂的智慧奠定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基業,儘管還沒有完成一半。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