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西漢平南越之戰

西漢平南越之戰

  漢平南越之戰是中國西漢時期,漢滅南越(今廣東、廣西、海南、越南北、中部地區)的戰爭。
  約前113年,趙嬰齊病死,謚號「南越明王」;太子趙興即位,其母樛氏成為太后。前113年,漢武帝派遣安國少季出使南越國,前往告諭趙興和樛太后,讓他們比照漢朝的內諸侯前去長安朝拜漢武帝;同時命能言善辨的諫大夫終軍和勇猛之人魏臣等輔助安國少季出使,衛尉路博德則率兵駐守在桂陽,以接應使者。此時的趙興尚年輕,樛太后是中原人,南越國的實權實際上掌握在丞相呂嘉手中。樛太后在未嫁趙嬰齊時,曾經與安國少季私通,此次安國少季出使,他們再次私通,南越人因此多不信任樛太后。樛太后感受到朝野的孤立,害怕發生動亂危及自己的地位,也想依附漢朝的威勢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於是多次勸說趙興和群臣歸屬漢朝。與此同時透過使者致信漢武帝,請求比照漢朝的內諸侯,每隔三年去長安朝見漢武帝一次,並且撤除南越國與漢朝國界上的邊關。漢武帝答應了樛太后的請求,賜給南越國丞相、內史、中尉及大傅等予官印,其餘官職由南越國自置,這樣意味著漢朝朝廷直接對南越國的高級官員進行任免。漢武帝還廢除了南越國以前的黥刑和劓刑等野蠻酷刑,跟漢朝的內諸侯一樣執行漢朝法律。同時將派往南越國的使者留下來鎮撫南越國,力求南越國的局勢平穩。趙興和樛太后接到漢武帝的諭旨後,馬上準備行裝,準備前往長安朝見漢武帝。
  南越國的丞相呂嘉較為長壽,從趙昧、趙嬰齊,一直到趙興均由其輔佐,為三代丞相。其宗族在南越出任官員的有逾70人,與南越王室有聯姻,地位顯要,深得越人的信任,威望超過趙興。呂嘉強烈反對南越國內屬漢朝,多次勸諫趙興,但是趙興一直不聽。這使到呂嘉產生了背叛的念頭,多次托病拒絕會見漢朝使者。漢朝使者都注意到呂嘉,但是迫於形勢,未能夠殺掉呂嘉。趙興和樛太后害怕呂嘉首先發難,就安排了一場酒宴,宴請漢朝使者和呂嘉,想借漢朝使者之力殺死呂嘉等人。在宴席中,樛太后當面指出呂嘉不願意歸屬漢朝的行為,想以此激怒漢朝使者出手殺呂嘉。但是此時,身為將軍的呂嘉之弟正率兵守在宮外,安國少季等使者猶豫不決,最終不敢動手。呂嘉覺察出殺氣,隨即起身出宮,樛太后大怒,想以矛擲擊呂嘉,被趙興阻止。呂嘉回去後,將其弟統領的士兵分出一部分安排到自己的住處加強防衛,托病不再去見趙興和漢朝使者,並且暗中與朝中大臣密謀,準備發動政變。呂嘉知道趙興無意殺他,所以數月來都沒有採取行動,而樛太后想殺呂嘉,又沒有這樣的能力。
  漢武帝聽說了呂嘉不服從趙興,而趙興和樛太后又無法控制呂嘉,派出的使者又膽怯無能;同時又認為趙興和樛太后已經歸附漢朝,唯獨呂嘉作亂,不值得興師動眾,於是想派莊參率2,000人出使南越國。莊參不願意,漢武帝改派韓千秋和樛太后的弟弟樛樂於前112年率2,000人前往南越國。當韓千秋和樛樂進入南越國之後,呂嘉等人終於發動政變。呂嘉向國人稱,趙興太年輕,樛太后是中原人,又與漢朝使者有姦情,一心想歸屬漢朝,想把先王留下的珍寶獻給漢武帝,並且想把隨從去長安的越人賣給漢人為奴,不顧意及南越國的社稷,只是顧及漢朝皇帝的恩寵。隨後呂嘉和他弟弟領兵攻入王宮,殺死了趙興、樛太后和漢朝的使者。
  嘉殺死趙興之後,立趙嬰齊和南越族妻子所生的長子趙建德為新的南越王,並派人告知了南越國的諸侯蒼梧王趙光及南越國屬下的各郡縣官員。這時韓千秋的軍隊進入南越國境內,攻下幾個邊境城鎮。隨後,南越人佯裝不抵抗,並供給飲食,讓韓千秋的軍隊順利前進,在走到離番禺40里的地方,南越突然發兵進攻韓千秋的軍隊,把他們全部消滅。呂嘉又讓人把漢朝使者的符節用木匣裝好,並附上一封假裝向漢朝謝罪的信,置於漢越邊境上,同時派兵在南越邊境的各個要塞嚴加防守。漢武帝得知後,非常震怒,他一方面撫恤戰死者的親屬,一方面下達了出兵南越國的詔書。
  前112年秋,漢武帝調遣罪人和江淮以南的水兵共10萬人,兵分五路進攻南越。第一路任命路博德為伏波將軍,率兵從桂陽(今廣東省連州市)沿湟水(今廣東省境內的連江)直下。第二路任命主爵都尉楊僕為樓船將軍,從豫章郡過橫浦關沿湞水直下。第三路和第四路任命兩個歸降漢朝的南越人鄭嚴和田甲分別為戈船將軍和下厲將軍,率兵從零陵(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北)出發,然後鄭嚴的軍隊沿漓水直下,田甲的軍隊則直抵蒼梧(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第五路以馳義侯何遺利用巴蜀的罪人和夜郎的軍隊,直下牂柯江。但西南夷國家多不願出兵,甚至且蘭的君主還公然反抗,殺死了漢朝使者和犍為郡太守。五路軍隊的最終目標皆為南越國的都城番禺。與此同時,東越王余善也向漢武帝上書請戰,並派兵8000人協助楊僕進攻南越國,但東越王的軍隊行至揭陽時,便借口遇上風浪而不再前進,還暗中派使者向南越國報信。
  該年冬天,即前112年與前111年之交時,楊僕率領精兵,搶先攻下尋峽,然後攻破番禺城北的石門(在今廣東省廣州市內),繳獲了南越國的戰船和糧食,乘機向南推進,挫敗南越國的先頭部隊,率領數萬大軍等候路博德的軍隊。路博德率領被赦的罪人,路途遙遠,與楊僕會師時才到了一千多人,於是一同進軍。楊僕率軍隊在前邊,一直攻到番禺,趙建德和呂嘉都在城中固守。楊僕選擇有利的地形,將軍隊駐紮在番禺的東南面,天黑之後,楊僕率兵攻進番禺城,放火燒城。而路博德則在城西北駐軍,派使者招降南越人,南越人久聞路博德的威名,於是紛紛投奔路博德的旗下,黎明時分,城中的南越國守軍大部分已向路博德投降。呂嘉和趙建德見形勢不妙,在天亮之前率領幾百名部下出逃,乘船沿海往西而去。路博德在詢問了投降的南越人之後,才知呂嘉和趙建德的去向,並派兵追捕他們。最後,趙建德被路博德的校尉司馬蘇弘擒獲,而呂嘉被原南越國郎孫都擒獲。為安撫南越,封建德為海常侯,呂嘉為臨蔡侯,以此招降南越國其它權貴。
  呂嘉和趙建德被擒之後,南越國屬下各郡縣包括蒼梧王趙光,桂林郡監居翁,揭陽縣令史定等皆不戰而向漢朝投降。鄭嚴和田甲的軍隊,以及何遺調動的夜郎軍隊還未到達,南越國已經被平定了。這樣,由趙佗創立的南越國經過93年、五代南越王之後,終於被漢朝消滅了。當平定南越的捷報傳給漢武帝時,漢武帝正在前去視察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東南)的途中,當時身處左邑縣桐鄉(今山西省聞喜縣北),於是漢武帝在桐鄉設立了聞喜縣。前111年春,呂嘉被漢軍處死後將其首級呈送給漢武帝,當時漢武帝行至汲縣新中鄉(今河南省新鄉市東),於是漢武帝又在新中鄉設立了獲嘉縣。同年,趙建德也被處死,其首級高懸在漢朝皇宮的北闕上。其後漢武帝還在益州郡設立嶲唐(今雲南省永平縣西北)、不韋(今雲南省保山市東北)兩縣,將呂嘉的子孫和宗族遷徙過去,以絕南越後患。漢武帝在平定南越國後,將南越國領地設置了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前110年,楊僕率軍從合浦郡徐聞縣(今屬廣東省)渡海,佔領了海南島。漢朝將其設為儋耳、珠崖兩郡,和前面七郡同隸屬於交州刺史部。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