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隋朝皇后,喜歡「內當家」

隋朝皇后,喜歡「內當家」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是個吃狗肉,傲公卿的人物,他總是穿得邋裡邋遢,站在雅典大街上兜售人生智慧。聽眾像兌彩票似地圍繞著,死心塌地的崇拜者一大群。老頭兒愛哲學、輕財富,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貨品不屑一顧,他曾撇著嘴告訴身邊弟子們說:「這裡的東西,我一無所需。」後來,西方人跟著拍馬屁,他們認為,一無所需,最像神。可惜,蘇格拉底不是神,雖說他牛到了天頂上,偏偏有個怕老婆小毛病。家裡那個刁娘們兒,成天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吵吵鬧鬧,非打即罵。據說,還把滿盆髒水惡狠狠地潑到了丈夫腦袋上。哲學家又能怎麼樣?只得乖乖地挨著、活活地受著。其實,男人最難熬過兩道關:一,女人;二,自己。隋文帝楊堅也未能免俗。
  楊堅的老婆獨孤皇后坐主後宮,卻能左右朝廷大事。給楊堅吹枕邊風,是她的拿手好戲。吹風跟撒嬌使性、胡攪蠻纏是兩碼事,倘若沒點兒頭腦、見識,即便天天晚上睡在皇帝身邊,也不過是漂亮的玩偶、空洞的花瓶。獨孤皇后吹枕邊風,情理並重,不著痕跡,縱然你想雞蛋裡挑骨頭,也很難找出點滴破綻。楊堅更是口服心服,頻頻點頭。獨孤皇后已經當起了大隋朝半個家。
  或許有人追問:憑什麼呀?莫非楊堅滿腦袋糨子,幹嗎叫一個女人牽著鼻子走?哪兒的話!夫妻之間爭地位,不能靠男人掄拳頭和女人抹眼淚;必須講理。獨孤皇后事事佔在理上,漫說皇上,就是百川之口,也給她堵死了。翻翻《隋書》和《北史》就能揭開謎底,其實,獨孤皇后駕馭男人並不神秘,她有三條訣竅:
  首先,養賢德,示仁慈。明朝有本《舌華錄》,記載了陳繼儒一句名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這話聽起來像文字遊戲,卻把德放在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德行這玩意兒,對男女都一樣,倘若不披掛起來,就沒人瞧得起,更沒人陪你玩。聰明伶俐的獨孤皇后,哪肯放棄這套四海咸服的漂亮行頭?
  從黃花閨女,到出閣少婦,第一門功課就是相夫教子。疼愛丈夫,養育兒女,任何婚姻都以此為事業。楊堅忙得手腳不沾地,他早就成了獨孤皇后的眼珠子,女人小心翼翼地伺候著,像照顧嬰兒一樣體貼、呵護。皇帝要上朝了,皇后就陪著同乘一輛車輦,夫妻倆手牽手、肩並肩,很是快活。行至殿前,皇上進去辦公,皇后便靜靜地等在下邊。為了更妥帖,皇后還委派心腹太監跟隨聖駕,萬一皇帝有什麼出格兒之舉,也好及時提醒、盡力匡正。朝會一散,皇后早在階前迎候,兩口子同反燕寢,相顧欣然... ...
  獨孤皇后不但侍奉皇帝活兒細,對別人還心軟。每逢大理寺處決死囚,她總要陪那些生死離別的囚犯家屬掉眼淚。皇后父母早亡,她聽說誰高堂健在,都替人家高興,還隔三差五地派人問候問候,或者送幾些小禮品。在等級森嚴的時代,後宮國母能對臣下如此高抬,誰不感激涕零啊?工夫一長,獨孤皇后賢德、仁慈的名聲,便傳到了街頭巷尾。
  其次,緊著過,不愛財。有個笑話,說老百姓怎樣做夢當皇上。河北人以為,應該天天吃一個肉丸兒的餃子;山西人覺得,必須頓頓刀削面、多切蔥花、多澆醋;陝西人則願意,羊肉泡饃,辣子管夠... ...帝王之家,撫有四海,他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坊間五花八門的猜想大致不錯,但也有例外。比如,獨孤皇后,別看貴為國母,照樣過著節衣縮食、艱苦樸素的生活。《北史》當中,類似的細節比比皆是:北齊剛剛滅亡,歸根結底就是亡於聲色犬馬、吃喝玩樂。有人進獻給楊堅一輛極盡奢華的七寶車、還有一張非常精緻的妝鏡台。兩件物品手工精湛,到了絕巧麗的程度。他本想賜給老婆,買個痛快,可是,轉念一想,算了吧。後,不好華麗,賞賜東西也犯不著熱臉貼上冷屁股。琢磨了半天,乾脆把七寶車拆毀,了事。
  獨孤皇后是內廷大總管,她理財都到了摳門兒的地步。有一回,楊堅拉肚子,急需一兩胡粉,可是,這玩意兒並非日用品,翻遍了後宮都找不到。當然,皇后屬於登堂入室的人,偶爾也該大方一回,比如,請人一桌飯、賞賜點小玩意兒什麼的。皇后金口玉言,往往說了不算,因為宮中根本就沒有她許諾的物品。
  常言道:「白酒紅人面,黃金動人心。」不貪財,不愛小,說起來容易,泛泛之輩根本就做不到。獨孤皇后言出法隨,這令她一舉成名。
  隋朝與突厥,曾在邊境設立貿易市場,北方的皮毛、南方的魚鹽,都通過這裡流通。鎮守幽州的總管,意外弄到一箱名貴的大珍珠,價值高達八百萬兩白銀。為了巴結上司,幽州總管便與皇后商量,希望將這些珠寶買下來,送進內宮。獨孤氏連連擺手,拒絕了。她說:「這些珠寶,我可用不著。如果你一定要表示表示,那就把這筆錢充作餉銀,派發給戍邊有功的將士吧。」消息傳出,百官紛紛上表朝賀。連楊堅都暗自讚歎:「我這個老婆,實在是太高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