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康熙巧治山達哈

康熙巧治山達哈

  康熙皇帝雄才大略,是一代英明君主。他在位的六十一年裡,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話傳說。
  山達哈是滿語,就是天花的意思。在過去,天花可是傳染病。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在過去,這種疾病曾帶給人類的是現在人們無法想像的災難。滿族有個風俗,小孩子出了天花,大人們常在胳膊上、戴塊小紅布條,門上掛塊小紅布,做個標識,讓鄰居們知道。傳說,這就是從康熙皇帝那會兒留傳下來的。
  有一次,康熙皇帝巡訪吉林烏喇,心情很不錯。可就要起駕回宮之時,遇到了一件讓他食不甘味夜不成眠的事情。
  是什麼讓一代君主如此心焦如焚呢?原來,有一天,康熙皇帝微服私訪,到小白山一帶,正要欣賞山上的景致,忽見野地裡扔著不少谷草把。康熙好生奇怪,走過去一瞧,谷草把裡捲著的竟是死孩子,有的還半露著身子,慘不忍睹。康熙久居深宮,還是頭一次見到,就問隨從大臣熊賜履,這裡為什麼有這麼多小孩兒的屍體,熊賜履稟報說:「聖上,烏喇鬧山達哈,已蔓延多時。」康熙皇帝小時候也患上過山達哈,嘗過出天花的苦頭,心想,自己貴為皇帝,尚切吃了不少苦頭,更何況缺銀少藥的普通百姓?所以,見到這種情景,康熙不由心如刀絞。這時,又有不少百姓前來扔掉剛剛死去的孩子,康熙再也沒興致去游小白山了。
  康熙回到行宮後,茶飯不思,提筆寫下了「淒慘」兩個大字。這時,鎮守烏喇的大將軍巴海進宮,見皇上桌上寫的字,有些莫名其妙。巴海是個粗人,他略通滿文,漢文卻一個大字不識,如今一見皇上寫的兩個漢字,以為皇上在練字,所以,並沒放在心上。
  巴海一家世代簪纓,為皇朝立下汗馬功勞,所以,巴海深得康熙賞識,特命其鎮守家鄉烏喇。康熙就問:「老將軍,朕此次東巡,是否可謂與萬民同樂?」巴海說:「聖駕東巡,萬民歡騰,烏喇生輝!」
  「事情恐怕不是這樣吧!」康熙將自己剛剛寫就的條幅遞給巴海,然後走進內室去了。巴海捧著條幅,不知皇上為什麼不開心。不過,這巴海粗中有細,他把這個條幅拿去讓識漢字的手下看,手下告訴他,這兩個字是「淒慘」。巴海有些坐立不安了,皇上寫這兩個字讓他看又是什麼意思呢?難道,皇上這次東巡烏喇之行並不開心?於是,巴海就找到了隨駕大臣熊賜履。
  這熊賜履別看是個漢官,卻通滿漢兩文,和巴海私交甚厚,當他聽巴海提起皇上寫了「淒慘」兩字後,也為巴海捏了一把汗。就在巴海琢磨著皇上這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時,接到了皇上讓他去行宮的通知。走進行宮,遇上熊賜履,熊賜履告訴他,皇上去小白山微服私訪,得知「山達哈」蔓延,所以心裡著急。
  巴海一聽就覺得委屈。為什麼呢?滿族人自古不信郎中,有病叫魂,重了請薩滿,死於山達哈,那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巴海心想,皇上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了呢?皇上寫下這兩個字,雖然沒有當面批評他,卻也是認定他失職呀!
  巴海進了行宮,一見皇上召集了好多王公貝勒,並沒有動怒,巴海這才放下心來。康熙賜座,問巴海:「愛卿,朕當年在避暑山莊問你的話你可還記得?」巴海想了想說記得。康熙說:「既然記得,那就說說,當時朕問你什麼了?」巴海不假思索地說:「那時候皇上問我,民安否?我說安;體壯否?我說壯。」康熙這才問道:「那時候,你說民安體壯,那現在呢?」巴海一聽,趕忙伏地請罪:「奴才罪該萬死!」
  康熙將他攙扶起來說:「此事朕也不怪你,朕也有責任。你就坐著慢慢給朕講來。」巴海見皇上如此大度,就說:「皇上,恕奴才直言,山達哈乃是天災,非人力可敵呀!」康熙說:「山達哈為天災,但可用藥診治,烏喇流人中可有郎中?」巴海搖頭說不知,康熙問他為何不去探訪一下,巴海說:「奴才管文管武,不知還要管醫。」康熙聽巴海這麼一說,有些不悅了,說:「將軍乃民之父母,就應體恤百姓,哪能不管百姓的死活?」巴海一見皇上生氣了,就又跪下請罪,康熙說:「這是幾朝陋習,朕並不怪你,那你就陪朕到小白山去一趟吧。」
  於是,君臣兩個化裝成普通百姓,去小白山微服私訪了。這天,他們走到一個小屯子,忽見屯子裡有一群人圍著一個中年漢子,嚷嚷著要把他扔到井裡去。這是怎麼回事呢?康熙皇帝就走過去問其中的一個老者。老者指著漢子說:「這個人在井裡下毒,想毒死我們全村人。」
  什麼人如此膽大妄為,竟敢毒死全村的人?康熙和巴海擠進去,找領頭的漢子問個究竟。那領頭漢子見康熙穿著齊整,不敢怠慢,就說:「這位爺有所不知,因為他家世代和我們屯裡人有仇,所以,就在井中下毒想毒死我們全村人。」康熙走到那中年漢子身邊問,難道因為他家和村裡人有仇就要毒死全村的人?漢子拍著胸口說:「冤枉,真是天大的冤枉呀!」康熙就問他為什麼說冤枉,漢子說,他是這兒的郎中,現在,附近已經起了一種叫山達哈的瘟疫,因為時間緊迫,來不及挨家挨戶送藥,為了取得好的效果,特意將能防治山達哈的中草藥放在了井裡。人們去打水,自然也就喝到了藥水,就能防治此病的蔓延。為首的漢子說:「我們有薩滿,幹嗎要信你這個狗屁郎中呢?」
  康熙知道,滿人自古不信郎中,所以,郎中往井裡拋藥,自然引起村民排斥懷疑,要將其扔在井中也在情理之中。不過,看這郎中不像是奸邪之人,再加上他是為治山達哈,於是,康熙對為首的漢子說:「人命關天,不如驗看一下,這井水究竟有沒有毒。如果有毒,再將他送到衙中治罪不遲。」眾人一見康熙說得有理,便紛紛讓漢子喝下井中之水。漢子一連喝了幾碗後並沒有異常反應,康熙又看了看從井裡提上來的草藥,均是一些解毒的藥材,就知道郎中是無辜的,於是就拍著胸口說:「諸位鄉親,我略知藥理,適才井裡所提上來的草藥都是解毒的良藥,所以,井水無毒,請大家放心飲用。」眾人一見井水果然無毒,就將郎中給放了。
  郎中被救,感激萬分。康熙問郎中的名姓,郎中說他叫孫廣洋,祖輩都是郎中,祖上就是藥王孫思邈。康熙自幼苦讀詩書,豈不知孫思邈的大名,於是就問孫廣洋,可有把握治療山達哈。孫廣洋說有把握,不過,要想治療整個疫區的山達哈,就得購置大量的藥材,可要購置這些藥材,就得有大批的銀子。最後,孫廣洋說,烏喇地區滿人為多,而滿人不信郎中,只信薩滿,所以,最好官府出面,此事就好辦多了。孫廣洋對康熙和巴海說:「我看二位不是尋常百姓,不如為民請願,治好山達哈。」康熙說:「如果你有把握治好山達哈,那我就去烏喇衙門為民請願。」
  孫廣洋說,現在,別的地方山達哈已經死了不少人,只有這個村子並沒有一個人被傳染,原因就是喝了他投放中草藥的水呀!康熙忙問領頭的那個漢子,那漢子見康熙和巴海看似大有來頭,連忙點頭稱是。康熙對孫廣洋說,他現在就去衙門為民請命,讓他隨時聽候調用。說罷,和巴海回到烏喇去了。走到半路,康熙問巴海說:「怎麼樣,民間有高人吧?」巴海說:「皇上英明,百姓洪福齊天。」
  卻說孫廣洋,被兩個身份不明的人救了性命,興高采烈回到了家中。屁股還沒坐穩,就見門外來了兩個公差,讓他和他們一起火速趕往烏喇衙門。一路上,孫廣洋就琢磨,這兩個人救他的人辦事可真夠神速的,等見了面一定好好謝謝他們。到了烏喇,公差客客氣氣將他領進衙中。剛剛進去,只見公堂上端坐一人,旁邊側坐一人,孫廣洋一看,這二人不就是救自己的那兩個人嗎?正想致謝,側坐的巴海起身道:「孫廣洋,見了皇上因何不拜?」孫廣洋沒想到,救自己的人竟然是當今皇上,忙要行三叩九拜之禮,被康熙攙扶起來:「孫廣洋,朕命你為治療山達哈的欽差大臣,火速將烏喇地區的山達哈徹底治癒。」
  孫廣洋沒想到康熙如此器重於他,於是就憚盡竭慮,命人火速購置大批防治山達哈的中草藥,以最快的速度投放在各地井中,然後又令人按方施藥,不久,烏喇地區的山達哈就被徹底消滅了。康熙知道山達哈傳染性極強,於是下令,以後凡有此病的人家,都要在門外插紅布作標誌。小孩兒身上別紅布條。鄰人知道了,就互不串門,這樣就有效地防止了山達哈的流行和擴散。
  天花滅絕多年,可康熙皇帝治療山達哈的傳說卻一直流傳到現在。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