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民族英雄,武悼天王-冉閔的生平

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民族英雄,武悼天王-冉閔的生平

冉閔(卒於儒略曆352年6月1日),有文獻記為「染閔」,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人(今河南內黃西北),是中國五胡十六國時期冉魏的君主。他為現代人所知道的就是「殺胡令」。

生平
冉閔和父親冉良(後改名冉瞻)都是漢人,父親冉瞻原為東晉將領。羯族石勒建立後趙,胡人征伐不止,漢人無處容身,北方漢人自發組織乞活軍,希望在眾胡夾縫中謀求生存,石勒建國後,實力強大,乞活軍首領陳午之弟陳川帶主力投降後趙,唯有冉譫以東晉將領自居,繼續率領幾百漢騎與上萬羯軍周旋,石勒氣惱,嚴令生擒冉譫。冉譫終因寡不敵眾,受了重傷,被羯兵用網網住獻給石勒,年僅十二歲的冉閔也連同父親一道被俘。羯主石勒本想將冉譫收為已用,叫醫生給他治傷,但淪為階下囚的冉譫,因傷勢過重沒幾天就去世了。羯主石勒欣賞勇冠三軍的冉譫,喜歡冉閔的聰明伶俐,於是將小冉閔認作乾孫子,為他改名叫石閔,字棘奴。賜府第於鄴城,並時常將其帶在身邊,親自教育培養。此時的冉閔年紀雖小,但已明事理,有智謀,小冉閔自幼喪母,親人皆死於戰亂,唯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就義,他徹底成了孤兒,遭逢大難,他牢記仇恨,不為父親、親人以至天下漢人報仇誓不為人。其後5年間,冉閔明裏韜光養晦,對石勒必恭必敬,請教兵法和治國之道,討取石勒歡心。

到了17歲,石勒封冉閔北中郎將,統5000漢軍,隨石虎征討西羌梁輯。二年間,冉閔和他的漢軍在殲滅梁輯,平復匈奴餘部的戰鬥中屢立奇功。石虎初時賞識冉閔的超凡軍事才能,常委以重任,而隨著冉閔軍功增長,威望提高,石虎深忌其能,逐漸疏遠了他。石勒聞知將帥不和,為安撫石虎,以常年征戰辛勞為名,要冉閔回鄉修養。

冉閔賦閑一年,朝中發生重大變故,國主石勒病故,托孤於石虎,石虎狼子野心,先是廢黜太子石弘,再將太子,太後程氏、秦王石宏,南陽王石恢等悉數殺害,篡奪了後趙的皇位。登基後,石虎為收買人心,大封故臣,冉閔加封遊擊將軍,都蘭陵郡。蘭陵雖地處偏遠,但少人約束,可以在當地組織力量,以圖後繼,冉閔欣然受命上任。

永和五年(349年),石虎死,石世即位。同年五月,石遵得到冉閔支持發動政變推翻石世。起初,石遵答應立冉閔為皇儲,後來卻立石衍為皇儲,引發冉閔的不滿。孟準等人勸石遵誅殺冉閔,石遵便與其兄石鑒及母親鄭櫻桃商議,鄭櫻桃認為石遵之所以能夠即位,冉閔有功勞,不可殺他。會後,石鑒將此事密報冉閔。冉閔遂劫持漢族將領李農和王基遂推翻並誅殺鄭櫻桃與石遵,改立石鑒。冉閔被任命為大將軍,並掌控大權。冉閔掌權後,下令殺羯。一日內數萬羯人被殺,男女老幼無人可免,前後約有二十萬人被殺。350年,殺石鑒,建立魏國,依然建都於鄴城(今河北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南20公裡鄴城遺址),改年號永興。

冉閔的殘酷屠殺引來強烈的反抗。350年,石虎庶子石祗於襄國(今河北邢台)稱帝,非漢人的將官紛紛響應。351年,石祗聯合鮮卑、羌人夾擊冉閔,冉閔起初大敗,部眾大量死亡。此戰後,冉閔以所據的徐州、豫州、兗州和洛陽歸降東晉,希望東晉勢力重返中國北方;但並未被東晉接納。冉閔繼續與胡人攻戰。352年,石祗部下劉顯殺死石祗,投降冉閔,從而後趙滅亡。當時佔據遼東並由鮮卑族慕容氏所建的前燕乘機佔據幽州,分三路軍隊南下。慕容恪帶領的前燕軍在廉台(今河北石家莊東部無極縣東北)攻冉閔。起初冉閔出擊,十戰十勝。後來中計陷入鮮卑騎兵重圍,冉閔突圍東走二十餘裡,坐騎朱龍突然死亡。冉閔於是被趕上的前燕兵生擒。留守鄴的冉魏部下向前燕投降,前燕占領鄴,冉魏滅亡。冉閔被送於薊城(今天津市薊縣),對話中衝撞了前燕君主慕容儁(慕容儁嘲笑冉閔:“你只有奴僕下人的才能,憑什麼敢妄自稱天子?”冉閔怒道:“天下大亂,你們這些蠻夷胡虜,人面獸心,都敢圖謀篡逆。我堂堂中華英雄,為什麼不能做帝王!”),後在龍城(今遼寧朝陽)被斬首。謚號為「武悼天王」。

     五胡亂華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多個少數民族大規模南下而造成與漢族政權對峙的時期,又稱永嘉之亂或五胡十六國。這些來自蠻荒之域的野蠻胡族還保留著原始的食人獸性,其中以羯族,白種匈奴,鮮卑族三族最為兇惡。公元304年,慕容鮮卑大掠中原,搶劫了無數財富,還擄掠了數萬名漢族少女。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於是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為之斷流。

       五胡亂華之前,北方遷入中原的胡人已高達數百萬,很多地方超過了當地漢人人口。五胡亂華時期,又有大量的西北諸胡和北方的鮮卑遷入中原。史書記載羯族軍隊行軍作戰從不攜帶糧草,專門擄掠漢族女子作為軍糧,羯族稱之為“兩腳羊”,意思是用兩只腳走路像綿羊一樣驅趕的性奴隸和牲畜,夜間供士兵奸淫,白天則宰殺烹食。在羯族建立的羯趙政權統治下,曾經建立了雄秦盛漢的漢民族已經到了滅族的邊緣。當時許多漢人紛紛南遷避禍,南遷的人超過了半數,南北以長江為界。
  
    留在北方的漢人命運很悲慘。匈奴、羯等族人的軍隊所到之處,屠城掠地千裡。(如《晉陽秋》殘本所稱的“胡煌”石勒一次就屠殺百姓數十萬,諸晉史中也有大量屠殺記錄,屠殺在數個州展開)。    

     當時“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 殘留的漢人,為了免於屠殺,紛紛築堡自衛,與胡人對抗。但這並不意味著一些人認為的“塢堡遍地都是”,當時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裡才有一個。推測當時北方的漢人最多不過四百萬左右。

    大屠殺了多年之後,石勒估計也殺累了,聽取了謀士要他建立“根據地”做“皇帝“的建議,改變策略,開始有了收降漢人做奴隸的政策,而不再一味搞大屠殺了。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石勒根據漢人張賓的建議,定都襄國。中原農業經濟得到一點恢復。公元320年前後,石趙王朝完成了對中原和關中的牢固統治。到公元349年,遷居中原的胡人高達五六百萬之多,數量上相當驚人,他們是在東漢、魏、晉、石趙四個朝代因各種原因遷到中原地區來的胡人。有被當時政府強遷進來的,有主動遷進來的,也有武裝打進來的。

    西元350年正月,石閔宣佈復姓冉閔,殺死羯趙皇帝石鑒,同時殺死石虎的38個孫子,盡滅石氏,一舉滅掉了殘暴不可一世的羯趙帝國。其後冉閔即帝位,年號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冉閔稱帝後發布“殺胡令”, “凡殺一個胡人者,官升三級。”冉閔親自帶兵擊殺鄴城周圍的胡人,三日內斬首二十余萬胡人,屍橫遍野,又致書各地,號召漢人起來瘋狂屠殺胡人復仇。霎時間,造成數百萬人的死亡。另外-冉閩又頒布了“各還本土”要六胡退出中原,否則就將其盡數殺絕。各地漢人紛紛起義響應,開始對入塞中原的數百萬胡族展開大反攻,史載“無月不戰,互為相攻”,一舉光復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甘肅、寧夏。 驅逐諸氏羌胡蠻數百萬胡人各自返回自已老家去,各族胡人路上互相殺掠,饑疫死亡,得到家的十止二三。 ————這一方式又變相的造成了數百萬胡人的死亡。

      正是冉閔的“殺胡令”使五胡亂華時期漢減胡增的人口趨勢得以逆轉,使鮮卑等眾胡統治階級不得不依靠漢族武裝勢力,為其後中國的盛唐復興創造了條件。如果沒有冉閔的《殺胡令》,沒有他號召漢人復仇,驅逐各胡出中原。日後會是什麼面貌?幾百萬白種胡族在中原繁殖上千萬人口後必然向南方拓展生存空間,再把南方的漢人殺絕,漢族人最終的命運會怎樣?看看今天印度種姓制度下的賤民就知道了。入侵印度的蠻族部落把創造古代印度文明的當地人當作奴隸一樣的驅使。21世紀的今天還生活在印度社會底層的賤民。就是那些幾千年前被征服的印度本國人。

      冉閔建立的國家後期,漢族流民從各地擁入鄴城及其附近。加上長年征戰.農業生產欠收,城中糧食供應不足。冉閔將城中糧草分發給百姓後,帶領一萬兵(大部份是步兵)去今天的河北定州征糧。原住在蒙中高原的現屯兵邊界的鮮卑人得到這一消息,急調二十萬鮮卑騎兵南下,想消滅剛掃清中原而元氣未復的冉魏政權、坐收漁人之利。冉閔卻對鮮卑兵的行動卻渾然不知,在常山被鮮卑人的十四萬先頭騎兵部隊包圍。不料的是鮮卑人卻被個個奮勇爭先的冉軍、再加上天神下凡般的冉閔,打得十戰十敗!

      [ 史稱冉閔身長八尺,善謀策,勇力絕倫,攻戰無前。 冉閔左操雙刃矛,右執鉤戟,騎朱龍馬,每戰沖鋒在前,殺敵數百人。在占絕對優勢的眾胡聯軍兵力圍攻中,創造了很多軍事奇跡,與鮮卑的決戰,他以一萬漢軍敵鮮卑十四萬鐵騎,十戰十捷。]

       冉魏國雖然一度基本掃清了常山以南的中原地區,但他的民族報復政策,導致各胡族的空前大聯合,在攻襄國時被眾胡聯軍擊敗,軍民死十余萬,不久為鮮卑所滅。冉閩死後被胡人追封為--[武悼天王]

       從現代的角度來看,他對胡人的屠殺是很殘酷的,在冉魏立國的三年中,羯人幾乎被屠殺殆盡。當時漢人與胡人相互的攻殺沒有一個月停止,各族人民間的仇恨達到頂點。但胡人對漢人的殺戮同樣殘酷,因此有觀點認為,以冉閔為首的漢人對胡人的屠殺,是漢人對被胡人殺戮數十年的積怨的總爆發,冉閔的死也由此得到漢人的同情。

      更有一派學者認為﹐當時落入五胡手中的中國北方﹐胡人﹐漢人人口各約有五六百萬﹐中國南方的漢人約有三百萬﹐漢人的人口由於胡人的屠殺正在大量減少中﹐如果冉閔沒有屠殺胡人﹐讓胡人站住了腳跟﹐大量繁殖﹐滅了北方的漢人後﹐又滅南方漢人﹐那中國﹐漢族早已滅亡。冉閔進行的大屠殺雖然殘酷﹐卻是當時救漢族的唯一方法。持這種看法者有清朝未年的學者荊駝﹐他寫的「冉閔傳」中就有歌頌冉閔「振古鑠今,扭轉乾坤」之句。

      另一方面冉閔愛民如子,收留了二十多萬由於戰亂而無家可歸的漢人婦女,並幫助自已的士兵尋找失散的家人。當冉閔放羯人石虎強搶的六七萬漢族少女回家時,她們中的大多數沒有離開,因為已經無家可歸了。冉魏被鮮卑軍隊滅亡後,惡運又一次降臨她們的頭上,鮮卑軍隊南下時將她們充作了軍糧。

      在此次戰亂中,原來居住在冀州的漢人和後來遷入的胡人共不下數百萬人紛紛逃難,能從殺戮和瘟疫中生還的只有十分之二三。中國北方平原上到處是屍骸,沒有耕者,農業生產完全停止。

      冉閩 的[殺胡令]直接死於他手的胡人有數十萬人..間接因他而死的更有數百萬人之譜,他當皇帝才3年..死了這麼多人!~所以有人認為他是--屠夫歷史上對他提及的十分少..許多更是著墨於他的[殺胡令],不過若不是他--在西元三世紀的時候[漢]民族大概真的被滅種了

      冉閩的母親.親人.最後甚至父親也都死於胡人之手..加上數十年間漢人被欺壓.屠殺.姦淫.漢族女人甚至變成[兩腳羊]是可以被食用的..簡直是人間煉獄啊![殺胡令]雖然殘酷,但是也平衡胡漢兩邊日漸差異的人口數..讓一些胡族滅族不再有能力侵犯中華~加上他當皇帝親民愛物..分糧給百姓.幫軍人找親人.安置流離失所的婦女...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