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暑 「熱」出毛病

中暑 「熱」出毛病


天氣酷熱,相繼傳出有老農夫疑似被「熱死」,醫師提醒,夏天,除了要減少曝曬,最要緊的就是適當補充水分,才不會熱出毛病來。

「所謂『熱死』,是因嚴重中暑所致。」振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簡武雄提醒,除了中暑,熱痙攣、熱衰竭等也都是因天氣太熱,又沒適度補充水分而「熱」出來的毛病,熱衰竭若沒好好處理,很可能就變成中暑。

馬偕新竹分院急診醫學科主任蔡維謀說,阿兵哥、運動員這類的年輕人,以及戶外工作者會中暑,往往是因為忘記補充水分,「在急診,比較少碰到休閒時中暑的人」。

蔡維謀說,很多運動員不想多喝水,猛拿水往頭上淋,想藉此降低身體熱度,「體內的電解質跟著大量的汗被排出,這時若沒補充水分,反而容易抽筋(即熱痙攣),甚至熱衰竭」。

不同於年輕人較常因水喝太少而熱出毛病,簡武雄說,老人家、慢性病患、心臟病患、酒癮者更禁不起熱,就算外頭溫度不高,但因室內空氣悶熱、不流通,這些人體溫還是可能飆過四十度,甚至昏迷。

「會不會中暑,有時不見得跟天氣多熱有關。」有多年急診經驗的蔡維謀說,有些安養院的冷氣功能不夠強,加上門窗緊閉,空氣不流通,不時會接到老人家被悶到中暑的個案。

蔡維謀說,年輕人較易察覺自己不舒服,獨居或臥床老人若沒立刻發現,不只會陷入昏迷,還可能留下腦部受損、類似癲癇般抽搐的後遺症。

有些上班族明明在冷氣房內,也會出現頭昏腦脹、疲倦乏力等中暑症狀,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說,艷陽下汗流浹背,立刻走進冷氣房裡,由於血管、毛細孔急遽收縮,有些人也會因體內高溫無法排出,出現中暑。

醫師也提醒民眾,要特別留意密閉空間內的高溫問題,像緊閉門窗的車子,只要經過十分鐘日曬,車內溫度就會飆升到五、六十度,嬰幼兒就算是短暫留置其中,也會受到嚴重傷害。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