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強勢技壓上空領域的暴力狂牛,LAMBORGHINI Aventador SV Roadster即將現身(4p)

強勢技壓上空領域的暴力狂牛,LAMBORGHINI Aventador SV Roadster即將現身(4p)


自從LAMBORGHINI Miura P400首度在1971年,以義大利文為(Superveloce,超級快)SV的名號,掀起品牌嶄新的性能章節後,隨之而來地不僅讓指標旗艦車款Diablo、Murcielago搭上SV的性能熱潮,就連近年的代表車款Aventador也同樣終於在今年日內瓦車展上,以全新的Aventador SV向世人見面。


不過其實不光是Aventador享有SV的性能身分,緊跟在後的Aventador Roadster在原廠的規劃下,也同樣將會邁向Aventador的步伐,走上SV的發展歷程;然而,伴隨著原廠先前對外證實確定將會將Aventador SV Roadster投入量產的計畫後,如今就連有著獨特偽裝造型的Aventador SV Roadster,也成為眾人捕捉的焦點獵物。

或許是深怕車迷們認不出來,因此不若過去那般總是以黑、白雙色的偽裝大衣為搭配,不過也正因為在毫無任豪偽裝的裝扮下,也能更加清晰看到Aventador SV Roadster一身極具剛強硬派的胴體上,以眾多直率銳利線條所凸顯的獨特乖張的性能風格,以及融入可拆式設計的車頂;不過有趣的是,可能這款偽裝車型仍是在測試階段,因此車尾後方並未搭載專屬碩大的擾流尾翼。

至於動力方面雖說是敞篷車型,不過畢竟同樣是與Aventador SV互為孿生車款,因此在以Aventador Roadster衍生打造之下,使得排氣量6.5L V12自然進氣引擎最大馬力不排除也會和Aventador SV一樣,擁有750hp的最大馬力輸出,且0-100km/h可於2.8秒內完成的實力;而Aventador SV Roadster是否有機會能在今年德國法蘭克福車展上現身,不妨就讓我們稍稍期待一下。




LAMBORGHINI Aventador SV









不再只是緊湊樣貌,大改款VOLVO V40 2016年揮軍攻入北美市場


身為家族中入門當家代表的VOLVO V40,自2012年首度在日內瓦車展亮相後,其獨特的家族容貌再加上斯堪地那維亞的北約極簡語彙,不僅讓V40成功地在小車領域中有著重要的一席之地,更可說是擄獲不少喜愛小車的買家目光;而伴隨著原廠VOLVO在先前確認不會在中國生產,並繼續由比利時Ghent廠生產的安排下,原廠也於近日透露不少接下來關於V40進軍美國的作戰計畫。


以現有目前的情況來說,除了可以確認除了中國版本的V40會續留在中國生產,並不會影響到其他地區販售的V40,以及只要是40家族的車系,底盤架構也會一併搭載全新專屬的C-segment Modular Architecture (CMA)模組化底盤平台打造而成的消息之外,預料即將在明年進軍北美市場的全新大改款V40,也將會有著更多過去未曾有過的〝內涵〞進化表現。

對於V40未來的計畫走向,身為集團高級副總裁一職的Alain Visser也同時提到,我們確定微型掀背小車將會在明年打入美國市場,並且以2017年式的車型來販售,同時我們也正在調查市場的需求,因此如果可以的話不排除未來另外針對中國市場打造出長軸版本的V40。

至於動力的部分儘管目前原廠並未特別做出詳盡的說明,不過其實除了可以確定會保有基本的汽油引擎之外,為了趕搭節能潮流,在原廠的透露下,也不排除未來有望讓V40搭載Hybrid油電混合動力,並以柴油引擎作為搭配;另外,隨著大改款的V40即將在明年現身,預料XC40 Crossover最快也會在2018年登場。











唯有賽道樣式還不夠,ASTON MARTIN不排除打造合法道路版Vulcan


不負希臘神話中暴力火神形象,並以嶄新跳脫品牌獨到精隨現身車壇的ASTON MARTIN Vulcan,雖然自今年日內瓦車展問世以來不過短短4個月的時間,但與生俱來專為賽道而生的訴求,再加上全球僅24輛的稀罕身分加持下,不免也讓Vulcan成為多金性能買家的眼中獵物;而或許也正因為Vulcan太深獲市場買家的好評,使得原廠ASTON MARTIN不得不在盤算著另一項計畫。


可別以為這項新計畫是原廠要將Vulcan增產,相反地,為了滿足買家能在一般道路行駛而不再僅限於賽道狂奔的快感,原廠ASTON MARTIN在歷經市場研究的結果以及為了不讓買家們失望,也催生了ASTON MARTIN有意接連推出一般能合法上路的道路版Vulcan。

而針對原廠接下來對於打造Vulcan道路版的計畫,負責Vulcan車型的產品經理Simon Croft也回應表示,在我們推出Vulcan之後,不少買家便一直對於道路版的車型有著強烈的購買欲望,因此我們現階段也正在評估是否有機會讓它成真的可能,不過我們也必須承認,這對我們來說確實是有難度將動輒超過800hp以上的動力,下放到一般合法道路車型,並且還得讓他能輕易地溫馴駕駛。

不可否認,ASTON MARTIN Vulcan確實有實力足以威脅FERRARI LaFerrari、McLAREN P1以及PORSCHE 918 Spyder,不過那畢竟仍是賽道的版本,因此除了令人更加期待最終Vulcan會是如何呈現出符合道路版的樣貌之外,相信最終實際的售價金額,肯定也會比起Vulcan的180萬元(台幣8856萬元)英鎊高出許多。













火箭威力絕非浪得虛名,聆聽BRABUS Rocket 900止不住的暴力聲浪


能被賦予〝Rocket〞名號的車款多半都有著無人能及的狂暴性能,一如專司M-BENZ車型改裝的德國品牌BRABUS,自從在2005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首度為CLS-Class搭上BRABUS ROCKET的身分後,BRABUS自然也不忘為接著大改款的CLS-Class改搭Rocket 800的形象;不過隨著W222世代的S-Class亮相後,這Rocket名號似乎也不再僅限於CLS-Class的身上。


首度於今年日內瓦車展上發表的全新BRABUS Rocket 900,不僅以W222世代的S-Class衍伸打造而來,為了讓這款全新車型能不負Rocket的形象,BRABUS不僅出以重手針對排氣量6.0L V12雙渦輪增壓引擎進行擴缸的技術,在增加引擎衝程、加大活塞與渦輪增壓系統後,排氣量不僅提升到6.3L,最大馬力與峰值扭力更提升到900hp與150.2kgm的水準,而這樣的實力再加上七速自手排變速箱與LSD限滑差速器的輔助下,更造就出Rocket 900擁有0-100km/h 3.7秒的實力,以及極速來到350km/h的表現。

而Rocket 900的改變也不僅止於潛藏在引擎蓋底下的狂暴心臟,為了營造自我獨特的暴力風格,外觀上藉由BRABUS的設計裝襯下,車頭下氣壩不僅導入專屬的碳纖維材質空力套件,車側上醒目的導風鰭孔下方更有著低調的〝V12 900〞名飾版點綴,儘管車尾不若以往的Rocket 800來的高調,不過也同樣少不了與四出尾管搭配的擾流下氣壩。

為了讓車迷們能不再僅是透過片面上的詞彙來感受Rocket 900的暴力,原廠BRABUS除了在近日釋出全新的宣傳影片外,同時也透過不同的排氣切換聲浪,讓車迷們得以從中體驗Rocket 900不同的性能饗宴。











展開美好未來,TOYOTA/HINO氫燃料電池公車日本東京測試


繼2015年1月在愛知縣豐田市開始試營運,半年後也將舞台轉至首都東京,因為TOYOTA/HINO所開發的氫燃料電池公車,在7/24-7/30於這個全球數一數二的都會中開為期一周的測試。

早在2005年日本愛知世界博覽會中,TOYOTA與旗下HINO就共同打造出18輛IMTS無人駕駛智慧公共運輸工具,以及八輛氫燃料電池巴士,當作會場中的接駁車,時隔十年之後,TOYOTA與HINO更將氫燃料電池投入市區大眾運輸公車,並率先在2015年1月9日於豐田市營運,現在則移師至東京進行測試。

基本上於東京試營運的氫燃料電池公車是與豐田市營運為相同版本,也算是2005年氫燃料電池公車的進化版,動力上與最新的燃料電池車Mirai相同,也就是最新開發的TFCS(TOYOTA Full Cell System)系統,為高性能燃料電池與兩具馬達的組合,且配置八個高壓氫燃料儲存槽,同時還有V2H外部電源供應系統,就整體來說等同於大一號的活動發電機。

而這次在東京所進行的測試項目,主要是針對於非常期能否供應電源,以及在大都市道路的實際行駛狀況,在蒐集所有資料後以做為未來正式量產化前的改良。









徜徉山林不會喘!BMW XF1電動自行車以專利Drive Unit Swing Arm技術提升傳輸效率


在推出i3電動車及i8油電混合跑車,成功展現BMW新世代動力科技的水平後,BMW i部門儼然成為品牌旗下創新科技的搖籃,例如最新發表的BMW HNF Heisenberg XF1電動自行車,就採用了BMW獨立開發的「Drive Unit Swing Arm」動力元件搖臂專利技術,能夠提升雙避震自行車的性能表現。


一般來說,後輪避震系統對自行車就像是一把雙面刃,在道路上騎乘能夠提升騎乘舒適度,在越野路線上則可強化車身穩定度。但由於自行車傳動系統的結構因素,踩踏時後避震系統也會因鏈條長度的改變,而產生動力損耗浪費的情形。

為了改善踩踏損耗問題,自行車廠開發出各種不同設計的後避震系統搖臂。BMW Drive Unit Swing Arm的設計重點則在於,將通常與車架固定結合的電動馬達,透過兩組連桿獨立於車架之外,形成所謂的「浮動式動力元件」的設計。

如此一來,動力系統與驅動的後輪即構成一個整體,能夠在踩踏或馬達輸出時,將動力損耗降到最低,加上BMW以碳纖維皮帶取代傳統自行車鏈條,降低鏈條長度變化造成的能量浪費,大幅提升雙避震自行車的傳輸效率,同時具有耐用、好保養等優點。

BMW其實很早便完成Drive Unit Swing Arm技術的開發,但當時並沒有將這項自行車技術實際應用的計畫,便將專利釋出提供外界使用,直到在HNF Heisenberg XF1電動自行車上首次導入這項專利技術。擁有130km續航力的XF1電動自行車,將於2015年夏季以8345歐元(約台幣29萬元)起的價格開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