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民俗廟會必使用之~涼傘(娘傘)

民俗廟會必使用之~涼傘(娘傘)



  
涼傘

涼傘,古稱「華蓋」,是古代帝王出巡時,為其遮陽之用。
而現今「涼傘」則成為:為神明遮天穢的涼傘

在民間信仰的遶境隊伍中,「涼傘」是每頂轎前所必備的,

而一般持「涼傘」者至廟前拜廟所踩的七星步、大小門等步法,常常是進廟前的「開胃菜」。
若您再仔細觀察每支「涼傘」的頂端裝飾,就會發現每支「涼傘」皆有其特色,

或以葫蘆、寶塔或以飛鳳為頭飾,

有些還特意以彈簧線聯結飛鳳的翅膀關結處,

當「涼傘」轉動時,飛鳳亦會不斷振翅,生動且活潑。
在民間廟會神明出巡、進香時應於神轎前方,為神轎引路。涼傘上繡有主神或宮廟名號,及八仙、龍鳳等圖案,並繫有兩條劍帶,下方則綴上流蘇,其造型是一圓筒形。在神明出巡、進香時,由一個人拿著並沿途旋轉不停,遠望猶如一把傘,用來顯示王爺尊榮的地位。涼傘是用以遮蔽陽光的傘,廟會中立於主神轎前側,並於神明離轎時,保護主神免於受穢氣所沾染。
     遶境隊伍行進間,持涼傘者必須不斷地旋轉涼傘,且不急不徐,並以逆時鐘方式旋轉。若是遶境途中遇到兩神交會,雙方持涼傘者,則以踩七星步互表敬意。   若您再仔細觀察每支「涼傘」的頂端裝飾,就會發現每支「涼傘」皆有其特色,或以葫蘆、寶塔或以飛鳳為頭飾,有些還特意,以彈簧線聯結飛鳳的翅膀關結處,當「涼傘」轉動時,飛鳳亦會不斷振翅,生動且活潑。
「涼傘」是神明起駕前的重要儀杖,

就像是古時候皇帝出巡時身旁遮陽的那把黃色涼傘,

「涼傘」在民俗廟會裡並不是用來表演供人觀賞的,

而是增加熱鬧氣氛,增添神明威儀的重要器物。

漸漸的,它也成了神明起駕、接駕儀典中不可缺的重要陣頭。
在澎湖所看見的藝陣,一般都是由台灣本島傳過來的,

而「踏涼傘」卻是澎湖特有的藝陣,因此它在廟會 活動中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每當大義宮的神明生日時,各地的神明就會起駕到村裡來祝賀,

當轎子到達大義宮前,持涼傘的人就會開始踩步,

踩的步伐大多呈八卦及七星形狀,這就像客人向主人祝壽一樣;

當然,主人也必須出來回禮囉!
涼傘在對方開始踩步的時候,就必須出來和對方對踏,

踏出的步伐也必須和對方一樣,這就是廟會裡傳統的「踏涼傘」。

『涼傘』為古代君主出遊或參與國家重要祭典,

由儀衛所持,用以莊嚴、護持、遮蔭之傘。

按君主、階級、王、公、將、相,與轎色一般,

亦有『黃綢涼傘』、『紅綢涼傘』、『綠綢涼傘』之分。

而娘傘之稱,應為口誤,常讓人誤認,只有女性神祇所能持用。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