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良好飲食習慣是健康關鍵 提醒家長注意孩童營養狀況

良好飲食習慣是健康關鍵 提醒家長注意孩童營養狀況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影響一輩子健康的關鍵,許多研究顯示,慢性病的發生逐漸年輕化,主因是學童時期飲食習慣不正常所致;6至12歲學童期的孩子吃東西總是偏食、專挑口味好的吃,結果營養不均衡,不僅發育變慢,抵抗力也下滑,一旦不正確的習慣養成了,將影響到成人時期的飲食習慣,甚至種下慢性病的因子,提醒家長要重視孩童的營養及飲食習慣。
  
  根據衛生署統計,兒童普遍有脂肪、膽固醇攝取過高,醣類、五穀根莖、奶類、蔬菜類攝取不足的問題。蛋豆魚肉類吃得多了,體重當然也就直線上升。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桂華表示,家長不要放任孩子吃油脂、糖與鹽含量高的食物,像洋芋片、薯條、炸雞、巧克力、汽水,過胖和營養不良都不好。
  
  張桂華建議,要讓學童攝取足量的鐵與鈣質,讓他們存好骨本,讓注意力集中增加學習效率;她指出,攝取鈣質可以吃傳統的豆腐、牛奶、芝麻糊以及深綠色的蔬菜,而鐵質可以吃水果乾和深綠色的蔬菜。
  
  此外,早餐是一天活力的主要來源,一定要鼓勵孩子吃早餐。研究發現早餐攝取均衡的學生,在上課的精神、學習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都比沒吃早餐的學童好。建議家長應該以身作則,教導孩童認識各種食物和營養價值,進而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和態度,回到家中也應避免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以及養成吃飯不超過30分鐘的好習慣。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編輯群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