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紙教堂~Paper Dome

紙教堂~Paper Dome





紙教堂位於桃米生態村,目前規劃為紙教堂見習學園,這一座由日本知名建築師阪茂(阪,應為土字旁)所設計興建的鷹取紙教堂,撫慰了台日兩地,因地震受創的心靈,紙教堂的背後,包括其由來和建築本身都有著令人感動的故事!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震撼了全日本,當時阪茂前往神戶長田區野田北部,看到原有的鷹取教堂,被夷為一片焦土,只剩一座耶穌像,大量的災民在露天的空地作彌撒,他主動提出運用紙為建材,自行籌資興建教堂,作為社區居民的聚會場所。

為求快速和節省成本,阪茂發揮他所擅長的紙建築設計概念,外牆為玻璃纖維浪板構築成的長方形體,內部則用高5公尺,直徑33公分,共58根紙管為立柱的迴廊及橢圓型空間,可容納80個座位,當地居民稱為鷹取Paper Dome,這教堂不但在災後重建期間,成為社區居民的心靈寄託之所,同時是神戶災後社區重建的重要象徵。


而數年後,台灣地區也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
二00五,來自台灣、日本災區重建社區的朋友,共同參加阪神大地震的十週年紀念活動。十年來,因信徒的增加,鷹取紙教堂已不敷使用,此時前往交流的的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先生萌生一個想法:如此有紀念價值的建築物,在鷹取社區已完成階段的任務,是否有可能在台灣埔里重生,為兩地災後重建區建立起友誼的橋樑?

歷經重重的溝通和困難,經拆解的鷹取紙教堂,運送來台,終於在九二一大地震九週年紀念日,在桃米生態村重新啟用,對於曾經同樣有過深重災痛的桃米社區而言,這座紙教堂有著更獨特的意義,歡迎各位朋友前來參觀。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