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父母的自我成長之情緒管理(下)

父母的自我成長之情緒管理(下)

課題三:當父母可以接受和對自己的情緒管理時,不要忘記接受孩子的注意力和情緒,並幫助孩子識別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們常常看到兩三歲的孩子所謂的“打人” , “咬人” , “抓人” 等一些過激的行為,並哭鬧,在地上打滾等,讓家長惱火的表現。這些都只是一個孩子缺乏情感,情緒障礙的表達和表現方式。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幫助和指導。

正如我們必須學會接受自己的情緒,就像任何對孩子的情感,我們應該給予無條件的接受。情緒是內在的人類經驗和主觀感受,感覺是自然產生的,是沒有對錯之分。接納孩子的情緒,是對他作為人的尊嚴和人格的尊重,是把孩子當人的基本表現。同時,情緒是一種能量,不會簡單地消失,需要有效緩解的管道。所以,如果您的孩子有一種消極的情緒反應,家長更多的是同情,接納孩子的情緒,而不是消極的,鬱悶。當孩子看待他們的父母能夠理解他的感情,他們為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學著管理情緒。

課題四:在孩子的情感教育,家長需要避免的是無心的錯誤。

警惕最不可取的8種:1 .以暴制暴。恐嚇,威脅和毆打,將扼殺孩子的自尊和安全感,會導致自我傷害和侵略兒童。對孩子造成有情緒壓力。 2.當孩子情緒的奴隸。賄賂,哄和解方式,讓孩子學會“情感敲詐”。 3.孩子哭了。哭並不代表軟弱,而是一種心理的需求。 4.孩子的情感標籤,扭曲孩子的自我認知。 5.流于說教。當情緒,導致兒童的意識,說實話無濟於事。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6.回力球的效果。孩子鬧脾氣的時候,父母都無法保持冷靜,形成惡性循環。 7.冷漠地忽略。視而不見,對孩子的情緒或輕描淡寫。 8.怪罪別人。為了安撫情緒,孩子遭遇種種挫折的原因歸結為外部環境。

對“轉移注意力”和“冷處理” 這兩個方法特別提醒。轉移注意力是在一個特定的情況下適用,但不要濫用,否則就會給孩子傳遞不正確的消息:憤怒,恐懼,悲傷,失望等負面情緒是不對的。而一個真正健康的人並不是只有正面的情緒,而是可以感受到他們的負面情緒,並能與它們和平相處的人。冷處理更是一種被濫用的手段。當孩子的行為或情緒不被接受,我們需要做是去關心孩子的感受,需求和行為的原因和動機,接受和幫助孩子感知,識別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理清原因,來指導自己的孩子們調整認知,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手段。而對孩子的情緒一味的不聞不問,不理不睬,不是冷處理,而是冷暴力。

家庭教育是父母的自我管理,而不是孩子的約束和懲罰。自我管理,從管有能力做自己的情緒主人開始。現在,我們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利用更加成熟,理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關心孩子的感受。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個過程中,就是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為我們的孩子師範,我們希望在他們身上看到的素質和言行。
家庭教育是父母的自我管理,而不是对孩子的约束和惩罚。自我管理,从管有能力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开始。既然已为人父母,我们有责任用更成熟、理智的方式表达 自己的情绪,关注孩子的感受。因为我们生活的过程,就是孩子受教育的过程,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以自己的表现,为孩子示范我们希望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品质和言行。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