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遊岩手/日本百選名景 猊鼻溪美到居民想暗槓?

遊岩手/日本百選名景 猊鼻溪美到居民想暗槓?

詩云: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乘扁舟閑遊日本百景之一的猊鼻溪,不聞猿猴啼鳴,也不見江水滔滔,只是緩緩盪行在清淺溪面上,一路水鴨、錦鯉為伴,船夫笑語相隨,綠意,總在夾岸盡頭蔓延。

▲想要獨享的美景~

猊鼻溪的上游是砂鐵川,下游還是砂鐵川,說穿了,猊鼻溪就是砂鐵川這首美妙樂章中最精采的一段,會將它獨立出來,是因為這段太美了,美到必須另眼看待;而會有「猊鼻」這個命名,與一塊奇岩怪石有關。

▲乘舟遊覽猊鼻溪,動力全靠船夫的氣力。(記者田欣雲攝影)

來猊鼻溪,全長兩公里的手搖舟體驗,是絕不能錯過的重點遊程。走往上、下船入口的路上,好不容易擺脫了沿途烤香魚的誘惑,近售票亭處,開發者「佐藤猊巖」的半身像立在一旁。導覽員張政說,因為猊鼻溪太美了,所以當地居民原本不太想讓外人知道,以保留原始風光,直到佐藤猊巖開發觀光後,猊鼻溪的名氣才漸漸傳開,成為日本百選名景之一。

▲猊鼻溪全長兩公里,來回行程約90分鐘,一路有水鴨、錦鯉為伴。(記者田欣雲攝影)

猊鼻溪的清澈見底,不只因水質清淨,還由於它的「底」實在不深,彷彿觸手可及。船夫岩渕先生手撐一支藍色長篙,嘴巴也沒閑著,一路上演起個人脫口秀,說典故、講景點,偶爾穿插些自娛娛人的笑話,逗得乘客們樂不可支。

兩岸壁立百尺,在船夫眼裡,這兒是壯夫岩,那裡是少婦岩,我看不出鏡明岩真如明鏡,馬鬣岩倒有幾分神似馬鬃。人的想像力總是無限,卻用不著過於拘泥投射、犯傻執著,此刻買包食料,犒賞熱情相迎的鴨兒,忘卻塵埃,寄情山水,才不辜負當前美景。

約莫半小時,舟船在折返處靠岸,船客可上陸遊覽一陣。過猊鼻橋回望,見灰青色的壁面上,有黃石型如獅鼻,「狻猊」即獅,正是猊鼻溪得名緣起。



▲船客約有20分鐘的靠岸時間,可在大猊鼻岩一帶仰望奇岩怪石。(記者田欣雲攝影)

身旁的小攤位,賣著棋子般大小的泥丸,分別刻有福、緣、壽、運、願、絆、戀等字樣,身立攬勝丘上,瞄準對岸大猊鼻岩的孔洞投去,中了,心想事成;不中,莞爾一笑,平添遊興。

▲投泥丸的祈福遊戲,頗具生意頭腦。(記者田欣雲攝影)

猊鼻溪的四季,綺麗景色各異,春有紫藤、夏有綠樹,秋有楓紅、冬有白雪。走訪時分,綠意正濃,待12月氣候轉冷,溪上改行暖爐船,遊人身坐被爐之中,盪入如潑墨山水般的銀白世界,與春夏的生機處處相比,另有一番姿態。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