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手上路 
						  
																		
						
									 | 
				
					
						1#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13-9-18 00:22 																					 只看該作者
																		 
					
						
							台南好時光/鹽分地帶 廟宇藝術饗宴
												
																											台南好時光/鹽分地帶 廟宇藝術饗宴 
   
 【欣傳媒╱記者孫立珍/台南報導】 
  
    
葉王的「老虎」交趾陶展現獨有特色。(記者孫立珍攝)                   
 
屬於台灣鹽分地帶的學甲地區,在學甲慈濟宮及交趾陶文化館內卻有著享譽國際、被喻為東方絕技的「葉王」交趾陶裝飾工藝,及大陸剪黏名匠何金龍的剪黏精巧作品,上演著精彩的視覺藝術饗宴,華麗的廟宇裝飾加上其歷史文化,豐富了整片土地。 
 
 供奉保生大帝的慈濟宮,在清咸豐十年(1860年)重修時,聘葉王以交趾陶做壁堵及廟頂的裝飾,當時為其創作高峰期,也讓後人得以親炙其最有名氣、最多數量的精品。 
 
 葉王的交趾陶作品中,有很多是以歷史故事為主題,各成單元,例如:孔明獻西城、梁武帝昇道、二十四孝、八仙及七賢過關等,在大師作品之外,在慈濟宮亦可見其他有趣的裝飾工藝。 
 
 包括,正殿屋頂的「福祿壽三仙」抱著的孩童,其手上拿著面國旗,在日據時代修復時,孩童拿著的則是日本國旗,古蹟修復亦和政權極為相關。 
 
 偏殿「西遊記」右上方的狐狸精,穿的是比基尼,神態亦活靈活現,她比現代鋼管電子花車上的辣妹還辣! 
 
 另外,還可欣賞大陸「剪黏」名匠何金龍的作品,金碧輝煌,華麗生動,感受精緻的藝術之旅。 
 
 位在慈濟宮旁還設有收藏豐富「葉王」交趾陶作品的文化館,其設館有個小故事。原來嘉義交趾陶大師葉王為慈濟宮創作的裝飾工藝,曾在民國69年的暗夜被偷。廟方懸賞50萬元找尋,卻不得尋獲。直到民國92年,財團法人震旦文教基金會才輾轉從海外收購回台,且無條件歸還,慈濟宮因此設置文化館,展出葉王作品,搭配中、英、日文字解說,讓國內外人士得以整體的一窺這位國寶級大師作品。 
 
 其中,據說葉王曾因燒製交趾陶在慈濟宮旁長期搭建土窯,當時有一胖一瘦男子常來走動,並成為朋友。為感謝兩人的陪伴關照,葉王因而製成「胖瘦二羅漢」展示於文化館內。 
 
 一般廟宇的交趾陶作品從未出現過胡人,只在葉王作品中出現的「胡人獻瑞」,也極為特殊。 
 
 葉王交趾陶題材多半以人物故事或蟲魚鳥獸為大宗。動物瑞獸中的老虎,其型體外貌和現在的老虎不盡相同,展現其特色。  
 
 【延伸資訊】 
 
 學甲慈濟宮地址:台南市學甲區濟生路170號 
 電話:(06)783-6110  
 
葉王交趾陶文化館地址:台南市學甲區濟生路170號 
 電話:(06)783-6110轉28或29 
開放時間:週二〜日08:30〜17:00(週一休館) 
 註:團體參觀需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