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回答技巧—如何回答常規性問題
												
																											  任何正式的演出之前都會有彩排。彩排其實就是預演。求職過程中的面試,其實就是求職者面對考官的一次演出,要保證演出成功,同樣需要有一場預演。有人將這種預演稱為“行為預演”。“行為預演”前,你必須了解對方,熟悉對方。了解了對方,就能在面試中變被動為主動。
 參加面試前,要充分搜集應聘公司的相關信息,包括公司的歷史背景、企業文化、價值觀、獨特的治理制度、正在開發的產品、公司近期發展規劃等等。知道的信息越多越細,就越能在面試中把握主動。了解對方、熟悉對方說明你將要和公司休戚與共,一個對公司情況一無所知的人,會讓對方懷疑你的誠意和動機,而且,絕沒有一家公司會賞識一個對公司情況抱著漠視態度的人。“行為預演”其實就是對面試現場的模擬。面試官可能會提出什麽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應如何回答,如何給出最好的答案?
   在參加面試前,必須對自己進行一場模擬問答式的 “行為預演”。
   面試按其操作方式可分為結構化面試和非結構化面試兩種。結構化面試是指面試時依預習確定的程序和題目進行,過程結構嚴密、層次分明、評價標準確定,主試官根據事先擬好的提綱逐項向面試者提問。非結構化面試則是指在面試中所提出的問題,以及談話時所采用的方式都是由面試官自由決定,談話層次交錯,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結構化面試提出的問題,一般是常規性問題,而非結構化面試所提出的問題往往是非常規性問題。
   常規性問題可羅列出很多,比較常見的有:
   1.談談你自己
   
   2.對你來說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麽?
   3.為什麽願意為本公司工作?
   4.你認為公司為什麽要聘用你?
   5.假如我們聘用你,你會工作多久?
   6.在你看來,我們會為你的職業生涯規劃一個怎樣的環境?
   7.你的優點是什麽?  
   8.什麽是你最大的弱點?
   
   9.你如何證實自己是最優秀的?
   10.你的業余時間喜歡做什麽?
   11.你覺得5年后你會是什麽樣?
   
   12.你對薪水的期望是多少?
   13.你對什麽職位感愛好?
   14.你對我們公司有什麽想法?
   15.你想怎樣取得成功?
   16.你喜歡與什麽人交往?
   17.大學4年你做過的最自得的事情是什麽?
   18.假如……的話,你怎麽辦?
   這些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勝出的辦法是,既“投其所好”,又誠信而本色地展示自我。
   在回答這些問題時,不妨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突出地表現出你的性格和專業能力;
   二、充分展示你勤奮工作、追求團體目標的能力;
   三、給出有針對性的回答;
   四、將你的優點轉換成有關工作業績和效益,以及招聘方需要的用語;
   五、用完整的句子和實質性的內容回答問題;
   六、將你所有的優勢都推銷出去。
   而對于“假如……的話,你怎麽辦?”這類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的問題,宜多提供幾套解決方案,以體現思維的靈敏與多元。